立足课堂依标教学 生长思维提升素养——记江宁区潘森云名师工作室送教禄口初级中学开展活动
作者: 王丽 | 发布时间: 2024/11/15 8:47:02 | 384次浏览

立足课堂依标教学 生长思维提升素养
——记江宁区潘森云名师工作室送教禄口初级中学开展活动
登高望远,才见云阔天高;踏浪同行,方能奋楫争先。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助力名师工作室分站有效开展工作,促进乡村教师快速成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2024年11月14日下午,江宁区教研员周金霞老师带队潘森云名师工作室,到江宁区禄口初级中学开展“立足课堂依标教学,生长思维提升素养”主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由江宁区教学研究室、江宁区潘森云名师工作室、江苏省孙振坤网络名师工作室主办,江宁区禄口初级中学承办。禄口中学张丹宁老师主持此次活动。
经过精心的设计与打磨,四位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精彩非凡的课堂内容。竹山中学的陈蓉老师与禄口中学的孙维杰老师作为率先出场的两位老师,分别在九(1)班和七(13)班授课。陈蓉老师讲授的内容是《三顾茅庐》,陈老师以书后“阅读提示”中“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何罗贯中能够将这短短的一行文字扩写成如此精彩的故事,并在教学过程中扣住“精彩”一词,分析本文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手法使用上的妙处。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援引资料,带着学生不断比读与分析,多角度探析人物精神,并通过思维导图、小组合作、朗读表演等不同形式呈现学生思考的结果。在课堂的最后,陈老师引用孔子推崇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君臣关系,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作者的君臣观,完成对学生思辨性思维的训练。
孙维杰老师执教的内容为《诫子书》,孙老师的课堂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从探究文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入手,循序渐进地通过对文章中词语的分析,引导学生把握诸葛亮对儿子的希望、修身养德的具体方法、成才的三个条件之间的层次关系,并通过材料的补充,让学生看到诸葛亮一家的君子品格。从对家书的品读赏析上升到对家风传承的感悟,孙老师的课堂以名人风骨浸润学生心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育。这节课的内容设置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虽略显困难,但随着孙老细致入微的讲解,学生参与度较高,在课堂上展现出了超出七年级学生水平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接着,禄口中学的王彩月老师与章燕妮老师同时开始第二节课的讲授。王彩月老师执教的是《范进中举》,王老师开创性地带领学生以游戏的视角打开《儒林外史》,通过游戏剧情的推进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主旨。学生参与游戏情境的演读,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处理将课本中的人物演得活灵活现,全身心参与范进的一生。 临近课堂尾声,王老师又将同学们带回故事的原点,“大梦一场后,你挤破脑袋,发现自己又落榜了,你会怎么选择”,这个问题将学生由对文本的分析转向对人生的思考,实现了对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培养。
章燕妮老师授课的内容为《回忆我的母亲》,章老师的课堂以“为朱母设计颁奖礼的海报”为教学情境,学生课前凭自己对朱母的理解,绘制人物形象,在课堂上通过文章内容的品读,提炼出朱母的形象特点,继续打磨海报内容。之后,章老师通过两次比读——《秋天的怀念》与《回忆我的母亲》中母亲形象的比读,文中朱母劳动部分与《红星照耀中国》中朱德劳动部分的比读,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理解家风传承的意义。在章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较为活跃,能井然有序地完成课堂任务,并落落大方地展示自己。
四节课后,参与活动的老师齐聚党员活动室参与点评环节。禄口中学的张丹宁老师首先点评陈蓉老师的课是有意思、有逻辑、有深度,真正做到了立足课堂、妙用课本、联系古今,通过对文本细节的捕捉,带领学生深度解读人物,探讨经典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在点评王彩月老师的课时,张老师认为王彩月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讲授课文,其实就是给学生提供了解读文学作品的第一视角,在这种视角下,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注意到人物身上的可恨与可悯,从而最大化地发挥文本自身的教育意义。
最后,区教研员周金霞老师点评了两位新教师的课,周老师很细致地记录了两位老师的上课过程,并对每一个环节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周老师评价孙维杰老师的课“逻辑思维强”,是一节能够体现男教师理性思维的“很特殊的课”,并对孙老师“绘制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图”这一环节评价很高,认为这是对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训练。同时,周老师建议孙老师精炼题干,将问题清晰聚焦到学生的某种能力点上,努力做到举重若轻、化繁为简。
在点评章燕妮老师的课之前,周老师先是充分肯定了章老师在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学习单、预习作业、海报绘制,一应俱全。另外,周老师还肯定了章老师在授课中的比读环节,认为这是书本整体意识的体现,是本节课的亮点。同时,周老师建议章老师锻炼设计教学主问题的能力,不要追求课堂的面面俱到,而要结合学生学情,让课堂更加严谨高效。
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本次潘森云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为乡村学校的教师搭建了一个锻炼磨砺、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将语文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想、新动态传授给了乡村学校及教师。相信禄口初级中学的语文教研团队一定能够以此为契机,在扎根课堂的同时,不断借助外力深耕课堂,在实践中迈开探索的脚步,在语文教育的激流中奋楫向前。
撰稿:张丹宁
校对:王 丽
审核:李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