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促成长 多维路径育新人——记江宁区德育教科研禄口片“学科育人”主题研讨活动
作者: 朱美华 | 发布时间: 2025/10/31 9:02:33 | 15次浏览
学科融合促成长 多维路径育新人
——记江宁区德育教科研禄口片“学科育人”主题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2025年10月29日,江宁区德育教科研禄口片“学科融合促成长,多维路径育新人”主题研讨活动在禄口初级中学成功举办。活动聚焦“美育浸润—地理思维—心理共情”三条育人路径,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享等形式,呈现了一场理念与实践交融的德育智慧盛宴。
音乐课堂中的美育与德育融合
铜山中学薛艳老师在《初中音乐学科的育人实践分享》中,展现了音乐学科“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独特价值。通过《茉莉花》的旋律分析、齐唱合唱的协作体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团结、爱国等品格。她强调,音乐教育应跳出“技能本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心灵的栖息地”。

从尺度思维到价值生成:地理学科的育人实践
将军山中学刘春玲老师以《从尺度思维到价值生成》为题,系统阐述了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以江苏省青少年地图绘制比赛为例,学生通过绘制专题地图,深入了解祖国山河,激发爱国情感。她提出构建“绘图—析图—用图”的育人闭环,推动学生从“认知国土”到“责任担当”的成长。
看见冰山之下的需求:心理教师的共情育人
将军山中学心理教师以《看见冰山之下的风景》为题,从“上课写作业”现象切入,生动阐释了“冰山理论”的育人价值。她通过“时间馅饼”“番茄工作法”等课堂活动,将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转化为全班共同成长的契机。针对校园“起外号”现象,她设计的《开个玩笑而已》主题班会,借助“白纸褶皱实验”等互动,帮助学生建立尊重边界,构建文明交往的班级文化。
构建融合、浸润、生成的德育新生态
禄口中学黄春副书记在分享中指出,本次研讨展现了学科育人的丰富可能性。他提出:“未来德育工作要持续推动‘价值引领’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构建‘可感、可践、可传承’的育人生态,让教育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禄口中学陶晨主任也带来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学科育人的案例分享。
禄口中学朱美华副校长强调,德育的本质不在于“教了多少”,而在于“懂了多少”。音乐的情感浸润、地理的思维拓展、心理的深度共情,共同构建了多维立体的育人路径。她呼吁教师以“跨界思维”打破学科壁垒,以“系统视角”整合育人资源,让德育真正“活”在课堂、“融”入生活、“化”入心灵。

本次研讨活动从学科的育人实践出发,勾勒出“美育—思维—共情”三线并进的德育创新图谱。未来,禄口片德育工作将继续深化“学科融合+实践浸润”的双轮驱动,让教育真正成为唤醒生命、照亮心灵的美好旅程。
撰稿:黄 菁
校对:朱美华
审核:李金刚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