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区禄口初级中学网站!
网站首页>教学经纬 >>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人工智能教学实践——江宁区初中信息科技教研活动在南京市江宁区禄口初级中学顺利举行

作者: admin | 发布时间: 2025/11/3 11:14:34 | 27次浏览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人工智能教学实践

——江宁区初中信息科技教研活动在南京市江宁区禄口初级中学顺利举行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号召,2025年10月30日上午,以“基于项目式教学的人工智能教学实践”为主题的江宁区第九周初中信息科技教研活动在南京市江宁区禄口初级中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江宁区教研室主办,我区三十多位初中信息科技教师齐聚一堂、共谋提升。

讲座徐辉

 活动开篇,南京市竹山中学徐辉老师开设了题为《当AI遇见PBL:解锁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新图景》的讲座。徐老师聚焦人工智能教学中的关键痛点,系统性地提出了“PBL五步教学策略”,并结合《校园智能分类师》这一生动教学案例,清晰呈现了基于PBL的AI教学实施路径。通过这一创新模式,徐老师不仅实现了AI学习过程的可视化、创新成果的共享化,更促进了真实学习的深度发生。讲座强调,该教学路径旨在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并引导他们从关注技术实现,逐步延伸至对技术背后价值的思考与社会责任的担当。

 讲座结束后,三节风格各异、亮点纷呈的信息科技示范课依次呈现,为教师们提供了直观的教学实践参考。

上课1刘续

禄口中学的刘续老师执教《初探图像分类——AI视觉秤识图》。课堂上,刘老师以超市AI视觉秤为导入,让学生在观看了录制的该秤的工作过程之后来说出该秤的主要功能;以“为什么秤能‘看’出不同的水果?”这一问题来驱动学生并借助交互课件来引导学生初步探究图像分类的一般过程及要点;借助掌控板和 AI 摄像头,通过拖拽式可视化编程工具体验模型训练流程,完成基础的图像分类操作;结合AI视觉秤识别结果及三种不同苹果的识别准确度来引导学生聚焦到训练的模型进而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通过举例说明图像分类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给各行各业带来的便利。

上课2耿婷婷

禄口中学耿婷婷老师执教《“音”你智享——语音识别技术之声控小车》。耿老师以华为鸿蒙智行车载系统语音助手 “小艺” 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对语音控制的兴趣,顺势引出 “语音识别技术” 主题。课上,耿老师先通过类比人类听觉过程,再搭配播放原理视频,帮助学生掌握语音识别 “获取声音信号—预处理—提取特征信息—匹配声学模型—匹配语言模型” 的五步原理,还结合生活场景拓展应用认知。实践环节,学生两人一组协作编程,依托百度 AI 开放平台的语音识别 API,先实现小车 “前进” 基础指令,再挑战 “后退”“播放音乐” 等功能,部分小组还体验了更便捷的语音识别模块。整堂课以递进式任务激发学生探究欲,在实践操作中既提升编程与创新能力,又同步强化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上课3王赂

将军山中学王赂老师执教《基于扣子空间体验的人工智能初识》一课。为了更好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三大关键词:数据、算法和算力,王老师立足校园真实情境项目——“智能校园百事通”,借助扣子空间,先体验后应用开发。通过“拆解”智能体和有效问题追问,将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类比为AI的“原料”、“规则”和动力。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智能体开发的“无限可能”以及智能体的生成“伦理”。本课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初识教学的两大难点:一是通过扣子空间的低代码环境,解决了“理论难懂、实践门槛高”的矛盾,使零编程基础的学生也能完成智能体的搭建和使用;二是将技术操作与伦理思考深度绑定,避免了工具学习沦为单纯的技能训练。

   主持+评课

三节示范课分别聚焦图像分类、语音识别、AI 初识三大核心内容,以项目式教学为主线,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用中学’的理念,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实践样本。随后,教学研讨环节在江宁区信息科技中心组金立梅老师的主持下有序开展。

觅秀街学校的王晓云老师对刘续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王老师认为刘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且富有感染力,教学设计逻辑清晰,通过交互式课件让学生们直观学习图像分类技术的各环节内容,并通过拖拽操作完成流程排序,有效提升了学习参与度。同时王老师建议所有信息老师应具备深厚理论基础以及时反馈学生疑问,提升课堂互动与学习效果。

东山外国语学校的臧家林老师对耿老师的课做了详细点评,臧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讨论了语音识别课程的教学风格、电子板书与传统板书的优劣、不同硬件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理解的重要性。臧老师强调了硬件支持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影响,提出了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教学辅助建议,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麒麟中学的王东琴老师对王赂老师的课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本节课通过项目式教学理念,以校园百事通为主线,巧妙融合数据、算法、算力三大AI核心要素,利用扣子空间平台增强学生实践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思维能力。课程设计注重伦理教育,倡导科技向善,但在导入环节可精简,以便更深入探讨算法与算力对比,同时增加学生成果展示环节,全面展现教学进度。

总结赵指导

活动最后,江宁区信息科技教研员赵凯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了简要总结。赵老师强调信息科技教师应当学习国家和地方有关人工智能的指导文件,鼓励老师们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实现教学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时与在座老师们讨论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升自身能力与团队共同成长。

未来,江宁区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将持续深耕教学、共研共进,将研讨的成果转化为课堂上的生动实践,在探索和创新中共同推进江宁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发展。

撰稿:耿婷婷

校对:王 

审核:李金刚